这篇高考满分作文 要是你打几分?


2020-08-04

最近,浙江省2020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争议,文章究竟写的啥?

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,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,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,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,个人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。对此,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?写一篇文章,谈谈自己的看法。”角度自选,题目自拟。

我们来看看,引发争议的满分作文《生活在树上》写的啥?(文章篇幅太长,只摘取部分内容供大家阅评。)

“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“一切实践传统已经瓦解完了”为嚆失。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。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,我想循卡尔维诺‘树上的男爵’的生活好过过旱地振翮。”开头这样写道。

“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,保持婞直却不拘泥于所谓“遗世独立”的单向度形象。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。生活在树上——始终热爱大地—升上天空。” 结尾这样写道。

8月2日,浙江教学月刊社发布文章称,该篇作文,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,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,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。

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长陈教授解释给出满分的原因,“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,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,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。文章从头到尾,逻辑严谨,说理到位,没有多余的废话,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。作文审查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,一致给出高评。”

“然而要写出这样,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,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,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,也不是高中生能做到的,当然,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。”

传媒人马伯庸认为:没有必要。他认为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字、生僻典故和学术语句,让人惊讶的是,这些都用对了地方。但问题在于,没这个必要,完全可以用更平实、朴素的语句来组织,信息一点不会损失,真正的问题出在评卷老师上,这位作者有阅读量,也有表达能力,只是在战略上,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。

传媒人朱学东认为:应该鼓励。他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学,但是,出现了,罕见,更应该鼓励。

传媒人曹林认为:是一种“侮辱”。他认为,作者读了很多书,可惜食而不化,思想上消化不良,表达上又染上了流行的炫技病和学院腔,便成了一场文字灾难。评论表达,是为我们的思想穿上衣裳,在表达中让思想成形,最底线的是要让人明白你在说什么,有基本的公共可通达性,是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产生触电感的深度好文,可这堆佶屈聱牙、让人痛苦地读几遍也不知道说什么的东西,凭什么满分呢?凭阅卷老师也没读懂?

网友们也争论不休,有人认为:不知所云,判39分很合理;有人认为:高考就需要展示;有人认为:不该强调这样的导向。

赤小兔:要是我,肯定不会这样写,当然,我也写不出来,我觉得写作文,就像你跟别人谈话,只不过是用文字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他,好文章不仅是语言的魅力,还要有你思想的魅力。

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诺多导演!

天津市玖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国产动画 良心制作

2020.8.4

热门资讯